:::

全球華文網 中華民國(臺灣)僑務委員會

:::
綜合活動
2024-11-17
麻州勒星頓中文學校文化課系列二 - 茶藝與文化、傳統樂器 同時登場
勒星頓中文學校
列印

十一月七日這一天學校好熱鬧!兩個不同內容的文化課程,同時間在不同的教室進行,這也是學校首次嘗試。
 
三年級的茶藝與文化
你喝過茶嗎?你爸媽有喝茶的習慣嗎?除了珍珠奶茶之外,你還知道什麼茶?茶和文化有何關聯?學校邀請陳盈瑜(銀魚)老師擔任講師,共有三十名三年級同學參加。一開始銀魚老師以古老傳說神農氏意外發現茶這飲品,有清香提神之效介紹起,還讓兩位小朋友扮演神農氏和路人甲,以互動方式引起小朋友的興趣;茶在歷史上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文化,後來傳入英國,英國人也喝茶,並在印度大量種植。
 
接著,銀魚老師介紹台灣茶的歷史和文化,後來從福建傳到台灣,於1980年代,台灣創造了珍珠奶茶,還風行到全世界至今,成為台灣的特色美食。銀魚老師也帶來了的白茶,烏龍茶和紅茶的茶葉,讓小朋友觀察其葉子的差異和聞其茶香的不同。
 
最後讓每組小朋友設計心目中的茶罐外面包裝,假設要促銷台灣茶,你要如何設計一個吸引顧客購買茶葉的茶罐。三年級小朋友發揮創造力和團隊精神, 在十分鐘內完成。完成後, 各組小朋友輪流到台前介紹自己的茶罐,大家都覺得非常有趣!
 
六年級文化課傳統樂器 ~
這堂課介紹傳統樂器的特色和歷史,分成兩大類:弦樂器包括二胡和琵琶,和口吹樂器: 笛子, 和葫蘆絲等。 由課外活動二胡老師林湛濤擔任弦樂器講師;六年級學生吳亞樂擔任口吹樂器的示範小老師。

林湛濤老師和吳亞樂同學介紹各個樂器的特點外,還現場演奏一曲,林老師用二胡演奏蒙古草原的曲子,雖然只有兩根弦,林老師的魔弓運用長短弓、跳弓、抖弓、按弦滑音和顫音等熟練的技巧,生動地表現出萬馬奔騰在大草原的景象,令所有小朋友讚嘆不已。葫蘆絲是一種傳統民族樂器,其聲音柔美、溫暖,因其獨特的音色受到國際愛好音樂者的喜愛。亞樂同學介紹完隨即口吹葫蘆絲一曲「荷塘月色」,大家聽了如癡如醉。
 
介紹完後,六年級的小朋友可以親自體驗拉二胡等弦樂器的樂趣。亞樂並準備小笛子跟同學們互動猜題,猜對的得到一個可愛的小笛子,並現場學習口吹小笛子的體驗,非常有趣!

級任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喜愛文化課這樣互動的上課方式,藉由互動和手作增加學生無論是茶文化或是樂器,都留下深刻的體會和認識。

同學們聆聽銀魚老師講茶的故事。 同學們聆聽銀魚老師講茶的故事。

同學們設計的茶罐外包裝 同學們設計的茶罐外包裝

銀魚老師帶來了三種茶葉讓同學們觀察其外型和香味的不同 銀魚老師帶來了三種茶葉讓同學們觀察其外型和香味的不同

同學們親自體驗拉胡琴的感覺。 同學們親自體驗拉胡琴的感覺。

林湛濤老師介紹二胡的特色和歷史文化 林湛濤老師介紹二胡的特色和歷史文化

吳亞樂同學介紹口吹樂器葫蘆絲的特色, 並現場吹奏一曲"荷塘月色"。 吳亞樂同學介紹口吹樂器葫蘆絲的特色, 並現場吹奏一曲"荷塘月色"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