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」於 2024 年7 月 16 日至 21 日,舉辦了為期 6 天的教師營,在疫情後為北加州華語文教學的僑界教師們做最大的充電。
今年教師營主題是「高互動的趣味教室、多元教學法的靈活運用」。本次課程設計採用三合一的模式,融合了「網路」、「戶外文化歷史學」和「實體」教學等三種方式,以最大化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國學素養。它強調文化融入教學,透過高互動的趣味教室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相互靈活運用,讓培訓教師們能輕鬆掌握華語教學的表達技巧,進而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。這種創新模式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,更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。
實體教學課程有來自台灣的僑委會巡迴講師蘇珊及林欣怡,以及來自台灣的單兆榮講師、錢宇珊講師,更有美國本地邀請到的童貞芳、鄒佩真兩位講師。蘇珊講座的每堂課程都以音樂及歌唱帶動全體學員,課堂的氛圍立刻活潑起來,課堂中時時都有歡笑聲,將華語文教學帶入另一種境界。林欣怡講師與學員們一起探討系統思考的核心如何教學生「怎麼想?」「怎麼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?」「怎麼從習得的語言探究文化?」,融合當地和全球不同的情境,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真實可信,促進華語的生活運用,自然而然的認識到他們為何要學習華語文。「戶外歷史文化教學活動」,邀臺灣教育家單兆榮擔任講座,以實地觀察與體驗、透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實地體驗,學員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,學到豐富的歷史知識,不僅拓展視野,也提升教學能力。復興劇校京劇專攻花旦的錢宇珊講座,她透過重要國粹京劇的特色,分析中西文化的差異。因京劇是世界是三大戲劇體系之一,其表演為綜合性表演藝術,每一個環節都蘊藏了有趣的學問及內涵,錢宇珊講座透過京劇的文化內涵與學員互動,教授華語文的文化傳承,並現場表演京劇臉譜化妝。本地講座童貞芳、鄒佩真老師則為學員們就兩項主題:1. 篇章語法與互動教學:以篇章語法的三個對話進行教學實踐、佈置的分析,使用教材的對話語篇經由互動式的教學來體現文化知識;2.使用數位與非數位的工具設計教學活動,提升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互動性。提供學員們如何提升課堂的互動性較學。
今年的教師營是北加州最全面的教師培訓活動,涵蓋實體、線上及校外教學等多種形式,這次為期一週的研習會以其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和創新的教學模式,吸引來自各地的中文僑校校長、老師及主流華文教師參加,廣受參加者的熱烈好評。閉幕式由會長單聖玲主持,莊雅淑主任頒發結業證書, 講員老師和與會老師們懇切座談交流,老師們發言踴躍,互動頻仍,教師營在歡樂的聲音中, 以及新任會長李娜亞的新一年的精采規劃中, 劃下圓滿句點。
僑委會巡迴講師林欣怡
單兆榮老師戶外教學
「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」莊雅淑主任蒞臨致詞
僑委會巡迴講師蘇珊
結業式
學員們積極的參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