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城 文化夏令營,為期一週,8/5- 8/9
民俗文化夏令營是我們一年一度的重頭戲,由王琦君老師策畫和設計課程,學校幹部老師們大力配合,再召集家長義工們和輔導員分工合作;希望藉由一週的活動,除了提供小朋友們一個快樂的夏令營體驗,也能介紹小朋友們認識臺灣的相關文化,傳統手工藝術、功夫、舞蹈,以及臺灣美食。
學員們依照年齡層分成四班,以臺灣盛產的水果命名:荔枝、芒果、木瓜和西瓜。我們的功夫、民俗舞蹈,手工藝和皮影戲老師針對年齡層設計適合的活動,每天循序漸進。一週下來,馬步愈紮愈有樣,太極拳也學了幾招,西瓜班的學員們還自己設計舞龍走步。手工藝課製作團扇、風箏、拓印和結藝,老師用心地帶,學員興致勃勃地學,作品創意滿滿。民俗舞蹈的選擇很廣,老師利用現有的道具,帶學員舞獅、跳扇舞、跳旗舞,老師的動作手式配合著音樂講解,讓旁邊工作的義工們也跟著打節拍,兩三位特別感興趣的學員,甚至勤奮不懈地在任何休息時間都趕著自己練習。皮影戲的製作也很吸睛,雖然小小學員需要額外的幫忙來完成,但是每個人看著自己專屬的皮影戲偶都是眼睛發亮,你絕對想不到學員們把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混編成了獨一無二的戲目。義工媽媽們夏令營兩週前就開始試菜,重質夠量,營養美味兼俱,煎飯糰、純手工煎餃、烤鷄排、蔬菜餅、肉燥飯、滷蛋、玉米濃湯,每年翻陳出新,甚至成為學員們口中,夏令營的最愛,由此可見。
依照往例,營期最後在星期五下午舉辦成果展,由各班學員們演出這一週來的學習成果,手工藝的作品鈴鎯滿目,也在現場展示。這個活動我們邀請所有家長朋友們參加,看著自家的孩子紥馬步、擘木板,舞龍舞獅、舞旗舞扇、在布幕後操作自己動手作的皮影戲,每個精彩鏡頭都詳細地紀錄下來。輔導員甚至製作了一個五分鐘的短片,為今年的夏令營劃下令人回味的句點。
短短一週的夏令營,之前的籌備工作驚人。除了中文學校對文化傳承的投入,義工們不辭辛勞地支持和學校畢業校友做為輔導員的回饋,讓這個夏令營別具意義,在民俗文化推廣之外,更成功地凝聚華語社區的向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