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8日慈濟人文學校進行端午節教學活動,老師跟小朋友解釋端午節的由來,端午節為什麼要在農曆5月5日吃粽子呢?為什麼要划龍舟?愛國的屈原為什麼要跳河?老師也強調不鼓勵跳河表達意見,屈原之所以這麼做,是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。現代自由開放,有事情可以好好溝通。
同時,老師也解說古人掛菖蒲、艾草等植物,吃雄黃酒,驅毒和補氣解毒,身處南半球的澳洲,節氣及時空不同,不講究這些。老師也鼓勵學生可以挑戰立蛋。
慈濟人文學校並安排專人示範如何包粽子。學校提前準備好所有包粽子的道具及材料,現場為孩子解說,各種餡料的製作方式,以及如何包出一顆完美的傳統粽子。同時,也跟孩子解釋,必須經過蒸煮之後,才能食用。
在放學的時候,學校也贈送每位學生一顆熱騰騰的粽子,讓學生及老師們都有機會品嚐傳統節慶食品,及緬懷歷史古人,也透過端午節教學活動,在海外延續中華文化的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