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遊博覽會於2024年5月24日至6月14日在釜山華僑中學展開,從台灣引進了中文語文桌遊-「估估畫畫-猜詞遊戲」、「議起上奏」、「漢字傳說」、台灣文化桌遊-「夜市人蔘」等四款桌遊,希望透過新穎的遊戲方式,讓學生快樂輕鬆學中文。另外,在桌遊博覽會期間,分別於5月28日、5月30日、6月4日的中午時間舉辦桌遊試玩會,由老師現場引導如何操作遊玩,學生參與踴躍,直呼太有趣了、希望可以一直玩下去。
5月28日試玩桌遊「估估劃劃」,這是一款猜詞遊戲,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描述卡牌上的詞彙,但不可講到題目上的字,大家的腦袋都在飛速運轉著,遇到卡關、隊友猜不出來時,有的絞盡腦汁想辦法與生活連結,拼湊出詞彙,有的急得手腳並用,不斷比劃著。雖然是桌上遊戲,但當無法理解題目涵義時,有一些學生會將詞彙記下來,在遊戲結束後詢問老師或同學;也有一些學生透過此款桌遊,意識到自己的詞匯量不足、解釋能力需要再加強,表示會更努力的學習中文。
桌遊「夜市人蔘」於5月30日舉辦試玩會。「夜市人蔘」是一款介紹台灣夜市飲食文化的遊戲,學生必須根據卡牌上的指示湊齊製作台灣小吃的材料才可得分,也可透過夜市中會發生的衛生稽查、宵小等情況讓對手失分。其中大多數的小吃例如佛跳牆、肉圓、米血糕等學生都未品嚐過,藉由這款桌遊,所以可以認識各個小吃中的材料與典故,未來到台灣留學不至於那麼陌生,更有學生在遊玩時大喊「肚子好餓」、「好想吃吃看」,引起未來一定要到台灣夜市嘗試看看的好奇心。
6月4日進行「漢字傳說」試玩會,這是一款「正楷中文」、「甲骨文」以及「金文」的卡牌配對遊戲,學生須運用造字法則對現代文字進行解析、配對。此場次參與學生多為初中生,初中課本的語文常識學過造字法則:象形、指事、會意……等,學生在複習造字法則後,應用卡片結合課本所學,在眾多的字卡中透過想像力、推理部首等方式,找到相對應的現代漢字,幫助記憶、增強漢字識讀能力,初三學生金政奐表示雖然有點困難,但是透過聯想、推理猜對很多漢字,很有成就感。
除此之外,為了訓練學生作文結構組織能力,在高二的國文課堂上,透過桌遊「議起上奏」,帶領學生穿越回到古代社會,當起影響社會的士大夫,學生在閱讀卡牌後,必須組織完成各種主題的文章,練習用「先敘後議」、「敘議敘」或「夾敘夾議」的方式,口語表達出文章意義。根據高二國文老師表示,藉由桌遊「議起上奏」,可以發現有些學生組織出的文章不太通順、沒有邏輯,在老師的說明與同學的提醒下漸漸改善,反覆練習後,口語組織能力與邏輯概念慢慢進步;也有學生未按照卡牌上的文字照本宣科,反而自行根據卡牌主題發想出其他的例子,進行發表。「議起上奏」有助於訓練學生組織架構、邏輯思考、激發其他例子聯想。
語言除了課室學習外,還可以使用遊戲輔助學習,教師於課堂上亦能配合課程學習進度使用中文桌遊,遊戲化融入教學,讓學生學得開心,更能內化所學,達到寓教於樂之效益。本校學生常利用下課時間或中午時間在圖書館下象棋、玩卡牌,對桌遊有深厚的興趣,藉由辦理「桌遊博覽會」,除了引起學生學習中文的動機以外,也希望往後學生能利用中午時間自主進行語文學習,在享受桌遊的同時,不僅提升漢字識讀、中文口語表達等語文能力,甚至潛移默化之下,認識台灣文化、增加國學常識,無形中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記憶力,並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。
2024.5.30 學生玩「夜市人蔘」湊齊食材卡牌製作台灣小吃
2024.5.28老師說明如何玩桌遊「估估劃劃」
2024.06.04學生辨識甲骨文、配對漢字卡牌
2024.06.04老師講解桌遊「漢字傳說」
高二國文課堂結合桌遊「議起上奏」訓練邏輯思考與口語表達能力
此次購入的4款桌遊「議起上奏」、「漢字傳說」、「估估劃劃」、「夜市人蔘」。